发布时间:2025-09-11
二营长的意大利炮就在军械库里,却因为传令延误和指挥判断失误,迟迟没能送到前线。眼下敌军已经逼近城门,圣城守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,急需重火力支援,局势比任何时候都要凶险,这次的告急声让所有人心中都紧了起来。
告急
黄昏时分,圣城上空的晚霞还未完全散去,城头的号角声便突兀响起。这不是每日的例行号角,而是象征重大威胁的“急促三长一短”信号,意味敌军已经突破外围防线。守军在短短半个时辰前还在整修城墙,如今却被迫放下手里的活,背上武器奔赴各个城门。城外的尘土被急促的马蹄扬起,远远能看到黑压压的人影正在逼近,这正是让人心头一紧的告急画面。
指挥部里,长案上摊着一张略显陈旧的作战地图,城防指挥官眉头紧锁,不断询问各路哨探的位置和敌军数量。很快,哨探传回最不愿听到的消息:敌军人数是预期的三倍,而且携带攻城器械。声声告急像潮水一样涌入耳膜,让每个人都明白,如果不能立即调来重型火力,圣城将很难守住。
在这样的告急状态下,原本储备的箭矢和滚油都已分发到第一线,但面对敌军的厚甲盾阵,弓箭的作用有限。防御塔上的士兵试图用投石机压制敌方,但精准度和杀伤力都难以阻挡攻势。城内百姓已经被疏散到中心广场,妇孺紧紧依偎在一起,眼中写满恐惧。告急不仅是军情上的,也是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,压在每个守城人的肩上。
有人提出启用二营长掌管的意大利炮,这门武器在上次战役中出奇制胜,一炮击碎了敌人的攻城塔,让敌军退了十里。然而,这次炮却迟迟不见调往城门,传令兵一去不返,守军的焦灼情绪不断升温。告急状态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刀割,拖延可能就是致命的空档。
圣城急呼:二营长
二营长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兵,曾在多场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。他的营在城东郊负责守护军械库,除了常规武器外,最重要的就是那门被大家誉为“破阵神器”的意大利炮。圣城急呼令到了,他立即召集营里的弟兄,准备将炮推送到最需要的西门防线。可问题接踵而至,通往西门的主路被敌军小股部队切断。
为了响应这次圣城急呼,二营长当机立断,派出半数人马开辟小路,将意大利炮从民居后院辗转运出。但这门巨炮沉重无比,需要至少几十人合力才能推动,沿途还要拆除围栏、清理障碍。圣城急呼的催促声一遍遍在传令兵口中回荡,气氛紧张到极点。
敌军的攻势愈加猛烈,西门城楼上的守军几乎全身浴血,他们一边抵挡一边盼望二营长带着意大利炮出现。城内各处都回荡着一句话——“二营长,老子的意大利炮呢?!”这种急切并非调侃,而是大家唯一的希望。二营长一路上冒着箭矢和暗箭,将炮推到距离城门不足五十丈的地方时,已筋疲力尽。
就在炮即将就位的时候,敌军的冲车已经撞上了城门,木屑和碎石飞溅。二营长没有片刻犹豫,立即下令装填,瞄准敌军冲车和后方的攻城塔。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,炮口喷吐出灼热的火焰,冲车在爆炸中被彻底撕碎,攻城塔也被掀翻一角,敌军阵形顿时大乱。
这轰天一炮不仅暂时缓解了西门的压力,也让全城士气大振。圣城急呼得到了回应,所有人都看到二营长和他的弟兄们在硝烟中坚守的身影。随后几次齐射,敌军被迫后退,留下一地狼藉。守城战的天平因为这门意大利炮,开始缓缓向有利的方向倾斜。
夜幕降临时,西门的战火终于暂歇,破损的城门用巨木顶住。城内的人们围在火堆旁向二营长投去感激的目光,尽管告急的阴影尚未完全消散,但至少这一夜,圣城还在。二营长擦了擦满脸的血污和灰尘,淡淡地说:“炮还在,城就在。”这句话让所有人都记住了。
这场告急与圣城急呼,证明了一门意大利炮和一个敢于迎险而上的二营长,可以在最危急的时刻改变结局。